4月27日,多位网友反映称,收到知乎APP推送的一篇题为《李玉刚跳河自尽的前因后果》的文章。其中不少网友表示,看到推送通知栏的消息真的以为李玉刚出事了。该事件引起网友广泛讨论,截至2023年5月4日,新浪微博平台上,#李玉刚 知乎# 话题阅读次数超2.0亿,讨论次数超1.2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网信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网信办: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3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
日前,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3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通知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创新赋能,加快突破瓶颈短板,持续完善产业生态,不断强化安全防护,扎实推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向纵深发展,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借助网络投诉、热点监控、社群运维、风险提示等新技术手段,我们对民意、舆情的掌握更及时、更丰富。”在近日举行的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一位网络媒体负责人的分享,引发不少现场嘉宾的共鸣。
在聚焦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发声时,有的媒体发表了一些本意在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文章和评论,可是有时却事与愿违地在网络上引起了反弹,遭到网友的群嘲和怒怼。
发布时间 / 2023-04-24 16:46
浙江网信系统按照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迅速启动“浙里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分业分层监管、联合联动执法”机制作用,协调相关涉网管理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谣言信息、有害信息、虚假信息,从严整治“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乱象,持续净化网络生态。现将部分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在闲暇的周末或休假时间,人们往往愿意离开喧嚣的城市,前往各种旅游景点放松身心。在旅游过程中,前往一些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热度较高的“网红”地点游览、拍照,完成“打卡”,成为许多人的行程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网络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IPv6+”等创新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行业“IPv6+”融合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并在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产业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重点行业应用成效凸显、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等方面明确了具体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围绕构建
按照《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21〕15号),为加速释放IPv6技术潜能和优势,全面促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构筑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新优势,带动和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近日共同印发《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便于贯彻实施《实施意见》,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近日,光明网发文《调查废墟探险直播乱象:废墟成了一群人的“狂欢之地”》,其中提到废墟探险直播中的种种乱象,包括“一眼假”剧本量产视频,打着“探险”之名实则只为烘托恐怖气氛引流涨粉等。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