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查询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资讯要闻
  3. 直播舆情风险知多少?

直播舆情风险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3-02-08 15:03 分享到:

直播日常化与日常直播化已成为当下的一道新风景。每天,无论是打开专门的直播网站、APP,还是第三方平台里的直播频道或账号,都有无数场直播在屏幕上闪动跳跃。正所谓“无直播,不网络”。当直播成为网络生活的第二空间,随之而来的直播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舆情,又成为一种新的舆情风险。

直播的不确定性与直播舆情风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国内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占网民整体的68.1%。而在2019年6月,直播用户规模只有4.33亿。三年时间,直播用户增长近3亿。

而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直播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76.5%的中国直播用户观看直播的感受是使用方便、随时随地能看;72%的中国直播用户认为其内容种类多、选择丰富;61.7%的中国直播用户认为直播可以放松身心、愉悦心情。

直播缘何如此受到青睐?这显然与直播的鲜明特点有关。

直播门槛低,易输出与输入;有同步性、在场感,易互动与共情;能实时连接人、场、物、情,实现沉浸式的空间时间同在;能降低信息传播和交流、沟通和诚信成本。直播给了普通人一夜成名的机会,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诞生神奇故事,创造人生奇迹。尤其是当直播与一个个行业领域结合后,就成了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信息传播的新媒介、社会治理的新力量。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直播已经是一种网络工具,已经是网络社会的“新型基础设施”之一。

直播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不可忽视的是,直播有一个致命弱点: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贯穿直播的所有环节和所有参与者,包括主播在直播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行为举止、交互交流存在的不确定,直播内容、电商货品、空间场景带来的不确定,用户弹幕、评论留言、礼物打赏产生的不确定,以及直播功能应用不熟悉、网络带宽速度不流畅等导致的不确定。

近年网课直播量快速上升,但各种网课“翻车”接连不断:有的是老师在家中上课,顺手点上一支烟,被平台认为违规,导致直播中断;有的是老师讲课内容中言辞不当或有敏感词,被平台强制关闭直播;有的是老师上课过程中直播画面里突然出现其他人;有的是老师不懂美颜功能,开了美颜后画面怪异。

可以说,直播的优势有多大、受欢迎程度有多高,直播的风险也就有多大、有多高。每一个不确定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每一次的风险都有可能升级发酵为网络舆情。

直播舆情风险的类型与雷点

面对直播舆情风险可能存在的常态化趋势,有必要全面梳理了解直播舆情风险的类型及雷点。

传统的四大直播类型是秀场直播、体育直播、游戏直播、生活直播。这些直播或者是普通个人的小众行为,或者是在娱乐游戏领域,相对风险较小。但现当下的直播包罗万象,新的四大直播类型——电商直播、网课直播、庭审直播、新闻直播出现后,陡然增加了直播的舆情风险。

◆主播存在的舆情风险

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主播位置,特别是一些明星、社会知名人士、高校教授、领导干部、医生也因各种原因主动或被动成为主播。这些人身份特殊、位置敏感、掌握公共话语权,原本就是易引发网络舆情的群体。一旦在直播中出现了言语不当、表达不准确或偶然的失误,都会被捕捉到,并被放大和快速传播,形成舆情。

近些年,许多地方政府领导为拉动地方经济、推销土特产,纷纷走进直播间,变身带货主播。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领导干部毕竟不是专业主播,也不太可能非常熟悉主播角色和带货直播流程,中间难免出现言语表达差错和其他问题,若再以政府背书的方式“强制消费”,这里潜藏的舆情风险直接会转化为领导干部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声誉危机。

◆ 直播内容中的风险

电商直播的舆情风险主要在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销售数据做托,涉嫌夸大其词、过度渲染商品等,特别是名人、明星以个人知名度为卖点,高价卖货、割韭菜、收智商税。

2020年直播带货的“翻车”事件中,数据造假、流量泡沫等“翻车”事件引发出一波波舆情声浪,负面舆情屡屡上热搜,不仅个人声誉、口碑出现危机,更是让直播带货的整体信誉度和行业发展前景遭受影响。

网课直播的舆情风险是近三年新出现的一类舆情,高校的网课直播舆情尤为突出。教师在线下授课时比较严谨和规范,讲授内容也会在跟学生面对面交流中不断调整,并时刻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但在网络授课时,面向屏幕的单向传授可能会出现言辞表达不当,内容出现偏差;缺乏课堂场景的环境会让人行为举止随意,缺少自我约束;学生的表现欲与活跃度会让网课上出现的点点滴滴随时流转到社交媒体上;网络授课要求的直播和录制会让记录永久留存、随时被翻出。这些都是网课直播的潜在风险和舆情隐患。

司法领域也存在风险系数,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庭审的时间相对较长,空间是小众化、有一定法律威慑性的场景环境。但庭审直播是要在社会大众瞩目下进行的长达数十小时的法庭活动,不可控因素难免发生和出现。如果不能预判舆情风险,做好直播环节,就容易引发误解或适得其反。

新闻直播一直都是高风险板块。特别是现在有些媒体机构直接对执法现场、突发事件现场、地方新闻发布会现场进行直播,新闻现场感强了,网民参与度高了,但直播的风险也可能出现。

◆ 因直播技术应用、功能软件使用等问题产生的直播风险和舆情

网上也有平台讲授直播教学安全类的课程,这些虽然都是微不足道的技术功能应用,但如果应用不当,一样会引发舆情风险。

了解了直播的舆情风险,更要直面和应对。如何应对,需要有一套综合性的研判和应急处置方案。但所有的应对和应急处置都应建立在一个前提下:敬畏直播、慎重直播、认真直播。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Hn7nHy9U-u-SBUE2Gqz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