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浩在掌起托养中心为老人剪指甲 潘玉毅 摄
“虞波社区,孙阿姨,家里日光灯不亮了,谁去一下?”12月20日,慈溪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微信群里弹出了这样一条消息。没过几分钟,有个人就在下面回复道:“我去,已经在路上。”
这个人就是王军浩。 王军浩是最早报名加入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人员之一。一个装满工具的黑色小包,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是他平日里做志愿服务的标准行头。性格温和敦厚、谦逊低调,是他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建有一个微信群,凡有维修、献血、帮困助学等方面的信息,群里就会贴出“寻人启事”,而王军浩通常都是那个最先“抢单”的人。大家说他就像以前打仗时候的先锋官,总是挎着小包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王军浩则笑着说:“凑巧有空,正好打发打发时间。” 一个又一个的“凑巧”,串起了王军浩忙碌的日常。自打参加志愿服务以后,王军浩的周末早已不由自己支配,但他坚称自己不后悔。 王军浩有一个本子,详细地记录了服务过的和需要服务的老年人的信息,提醒自己隔段时间去看看那些老人,把老人想要的东西带过去。 除了那些不定时的、随时会到来的服务,王军浩还结对了一个老人,把他当作自己的长辈一样,定期上门去看他。 2014年12月,王军浩在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发起的“关爱空巢老人‘暖心’志愿服务行动”中结对了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从那以后,只要周末有时间,他都会带着老人爱吃的红枣和糕点去看望他。老人已是鲐背之年且患病已久,虽然能从人群里分辨出这个经常来看他的“孩子”,也对他有亲近感,却一直未能记住他是谁,从哪里来。有人问王军浩:“你对老人这样好,他却连你是谁都记不住,你觉得不开心吗?”王军浩的回答很坦然:“不会的,我加入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就是想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解决困难,至于这么做是否会被别人记得,从来不是我考虑的问题。”王军浩说,“我从小爷爷就去世了,而老人没有孙子,所以我一直就当他是我的爷爷一样对待的。” 2014年6月7日,是王军浩的儿子小侃高考的日子,他把孩子送进了考场,如同所有的父亲一样,带着对孩子的牵挂守候在考场外。这时,微信群里又跳出来一条信息:“大通花园23号203室,需要2名志愿者安装客厅和餐厅的吸顶灯。”王军浩想也没有多想,用手机导了个航,就立马赶了过去,却忘了早上妻子叮嘱他去趟丈母娘家,把孩子外婆特别为外孙准备的美味菜肴拿过来。 到了目的地,王军浩和等候在那儿的另一名志愿者“会师”之后,手脚麻利地忙碌起来。他们帮老人换了吸顶灯,清理了旧电线。王军浩低头看了下时间,发现11点就快到了。他对同伴说:“对不住,今天我儿子高考,我得先走一步了,等下房间麻烦你清理一下。”同伴埋怨道:“小侃高考你怎么不早说呢,早知道我就不让你来了。”王军浩笑笑说:“我把孩子送进考场后也没有其他事情,守在考场外反而容易东想西想担心孩子在考试中的表现,这样压力反而更大,还不如一门心思干活来得轻松一些。”这时,户主也知道了王军浩儿子高考的事情,忙不迭地道谢,并催他赶紧回去接小孩。王军浩把最后一个螺丝拧紧,就匆匆出了门。事后,同伴把整个经过发在微信群里,群里的志愿者纷纷为王军浩点赞。 很多人都说,王军浩朴实无华的外表下藏有一颗分外亮眼的善心,值得所有的人向他学习。面对这样的评价,王军浩谦称自己只是有一份力使一份力而已。